回顾历史,十年前的美国是如何《灭火》的?

2020-03-19  顺为分享

我们是否完全预知金融危机的到来,亦或是对于危机到来时手足无措,这些疑问和困惑始终伴随着我们对金融危机的认知,“黑天鹅” 或 “灰犀牛” 从某个认知的角度给我们解释了危机和风险的可能性,然而真实的境况却常常出乎意料。

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肺炎席卷全球,刺破了全球市场的恐慌情绪,而这只是冰山一角,还远未到达金融危机的边缘。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经济体早已开启降息模式,并且重启量化宽松政策,货币超发和债务杠杆再次进入爆发期,对于宏观经济而言,就像挥散不去的 “阴霾” 。

海外疫情扩散以及全球产业链 “断裂” 的风险加剧,国际贸易和市场正在遭遇新一轮的 “疫情” 考验,原本脆弱的市场不堪重负,美股今天出现第五次熔断,全球股市进入暴跌,超预期衰退的声音顿时此起彼伏。

这些都让我们联想到 2007-2009 年那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

2007-2009 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可能是一场有史以来后果最为严重、冲击面最为广泛的系统性危机,金融风险的火花最初在次级贷款抵押的证券市场点燃,不但引爆美国金融体系的全面危机,大火还烧遍了全世界。与 1929 年的大萧条相对应,2007 年的这场危机通常被称为大衰退。

今天顺为君为大家推荐的是《灭火:美国金融危机及其教训》一书,本书作者有三位,分别是本·伯南克,蒂莫西·盖特纳和亨利·保尔森。三位作者都是美国经济领域的风云人物,同样也是负责处置当时金融危机的三位最高经济长官。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出身学术界,但他毕生的研究所关注的就是 1929 年的大萧条以及政策应对,2006 年 2 月接任美联储主席,2007 年年中史无前例的金融危机就开始了,好像伯南克一辈子的学术活动,就是在为应对这场金融危机做准备。
财政部长保尔森是一位职业投资银行家,对金融市场有非常深刻的感悟,2006 年 7 月保尔森离开高盛主席与 CEO 的位置到华盛顿就任财政部长。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总裁盖特纳曾在九十年代末参与制定墨西哥、印度尼西亚、韩国等国的金融救援计划,积累了很多危机处理经验。

现如今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了十余年,“救市三人组” 伯南克、盖特纳、保尔森再次同框,重新反思 2008 年金融危机带来的深刻教训。

意识到危机的到来并不容易,正如伯南克所说:“历史是押韵的,但是敌人正在被遗忘。”

在《灭火:美国金融危机及其教训》这本书中,他们再次深入探讨了如下问题:危机是如何爆发的?为什么它的影响如此严重?在阻止危机演变成第二次大萧条的艰难历程中,美联储发现了哪些 “灭火” 工具?……

他们用详实的数据和独到的观察,分析这次金融危机的原因,解释它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的破坏力。同时,这本书也指出接下来美国经济将面临的风险,金融危机关系到每一个人。因此,本书中的宝贵经验将对我们理解金融、应对危机有所启示。

在下文中,顺为君摘录、概括了三个精彩部分:
第一,为什么会爆发这场危机,危机的爆发共分为哪几个阶段。
第二,美国政府是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灭掉这场大火的。
第三,要想预防下一次金融危机,美国面临了哪些挑战。

《灭火:美国金融危机及其教训》
(中信出版社 2019.12)

一、干燥的火种:危机的根源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金融危机是如何爆发的,危机的爆发又为哪几个阶段。

经济历史学家查尔斯·金德尔伯格发现,金融危机一般符合这种模式:一开始疯狂,之后是恐慌,最后是崩溃。 2007-2009 年的金融危机也不例外。那么,疯狂是如何突然变成恐慌?恐慌又是如何导致全面崩溃的呢?弄清楚这两个问题,就能清楚金融危机的真正原因了。

先来说说金融危机前的狂热。造成狂热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点原因是,表面的经济繁荣掩盖了问题。

新世纪初,美国的经济形势看似前景良好,自 1933 年大萧条之后,2005 年更是美国首次没有出现银行倒闭的年份,经济看似繁荣,一切运转良好,很多问题就被忽略,比如收入不平等加剧,工资水平上涨缓慢,适龄男性就业率下降等等,这都为危机埋下了伏笔。

第二点原因,是全球储蓄过剩。

那个时候,全球的投资者对于银行普遍的低利率和自己国家内投资机会的减少而感到沮丧。他们期望在海外找到更好、更安全的投资,而美国那表面良好的经济状况吸引了全球的投资者。于是,大批资金涌入美国,这些躁动的资金好比大批干燥、易燃的火种,提升了金融风险。

造成狂热的第三点原因,是信贷繁荣。

我们刚才讲到,美国有着看似良好的经济状况,还涌入了大批的资金,这极大提升了美国市场的信心,从而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不断上涨的房价导致了信贷繁荣,美国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抵押贷款公司等各色金融机构都开始了信贷扩张。他们放松了对贷款人资质的审核。哪怕信用记录不佳,没有工作或者收入证明未经核实的贷款人,买房时也能轻松贷到全额房款。

更可怕的是,金融机构还将抵押贷款 “改头换面”,换了种包装,打包成了证券,出售给寻求更高回报的投资者。这样一来,抵押贷款的风险就被巧妙地隐藏了起来,包装成了利润丰厚的证券。同时,金融机构也撇清了责任,将风险转嫁给了购买证券投资者,不用再承担任何违约风险。也就没有动力去寻找能够按时还款的借款人。然而,风险并不会凭空消失,而是隐藏在了精心设计的证券中,被稀释、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总结一下,金融危机前,经济形势良好,全球储蓄过剩和信贷繁荣,构成了狂热的局面,风险也在悄悄酝酿。

那么,狂热又是怎样转瞬之间变成恐慌和危机的呢?

这就要说到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先拿银行举个例子。银行有两个主要功能,借入和借出。借入是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的地方来存放资金,并获得一定收益。借出是指银行用民众的存款给房地产、汽车、贸易等金融风险投资提供贷款,以此来支持经济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借入的期限一般比借出要短,人们存款可能只存几个月,一年半载,但借出的钱却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返回。因此,银行就需要把大部分的资金长期外借,留下少部分资金用来应付民众的提现需求。如果只是少数人要求提款,银行还能应付;可如果大批存款者同时要求提款,银行就会遭遇流动性危机,面临倒闭的风险。因此,银行的运转,依赖于人们对它的信心。

然而,人们的信心是很容易消散的。当市场的风向改变时,人们出于害怕想要把钱牢牢地抓在自己手里,想把钱从银行撤回。越多的人想要撤出资金,市场也就越容易动荡;市场越动荡,就有更多的人想撤出资金。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不断自我强化的恶性循环,最终造成了大规模的银行挤兑。 “挤兑” 的意思是说,短时间内有大量的人到金融机构取款,使得机构资金链断裂。请注意 “挤兑” 这个词,我们之后还会多次提到它。

当金融危机即将发生时,抵押贷款市场发生的情况与银行挤兑类似。房地产泡沫破裂引发了剧烈的恐慌,投资者希望赶紧结束自己的抵押贷款,于是就赶紧抛售手中的资产,无论用什么价格,能卖出去就好。可想而知,这种行为会扰乱市场,为了稳定市场,证券公司会要求投资人增加账户中的资金作为保证金,这一举措又会激起更大的恐慌,引发了更多的抛售。这是个不断强化的恶性循环。恐慌很快造成了金融乱象,危机一触即发。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为什么危机一旦发生,就很难补救,不久就恶化成了全面的崩溃呢?书中提到了两点主要原因。

第一个是心理层面的原因。

人们对于金融危机的恐惧深深扎根于内心深处,从众心理又异常强大,只要看到有人去银行提款,抛售资产,其他人也会随之一拥而上。所以,混乱一旦发生,便很难被阻止,危机也就蔓延开来。

第二点原因是,参与抵押贷款的很多金融机构都缺少足够的监管。

它们不是银行,不像银行那样,有保险存款来防止挤兑的情况发生,也没有政府的有效监管。除此以外,它们也没有向美联储 “贴现窗口” 求助的权限。 “贴现窗口” 是美联储所采用的一种机制,符合要求的银行可以申请美联储发放短期贷款,以维持现金的流动性。但是这些金融机构不能享受这种待遇,这意味着,就算它们的融资瞬间蒸发,也没有办法从美联储获得短期贷款,只能以倒闭告终。

其实,缺失监管的不仅是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而是整个金融系统。没有一个监管机构有责任、有能力监控和维护整个金融系统,包括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的安全。换句话说,金融系统的总体风险是个未知数。危机爆发后,当然也就缺少有效的应对办法。

二、灭火

第二个部分,我们来看一看,美国政府又是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灭掉这场金融 “大火” 的。

要想灭火,最重要的是解决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问题。美国政府主要采取了三项系统性政策来解决问题,分别是流动性计划,担保计划,和资本化战略。
1. 流动性计划
先来说说流动性计划。我们刚才介绍的 “贴现窗口” 就是一个流动性计划的举措。只不过,很多银行不愿意从贴现窗口借钱,因为他们担心,这一举动等于承认自己陷入了财务危机。为了更好地帮助银行度过危机,联邦当局进一步放松了对 “贴现窗口” 的限制,不断降低短期贷款的利率,延长还款时间。
2. 担保计划
说完了流动性计划,再来看看第二项措施——担保计划。政府大量运用担保的目的在于,告诉民众和投资者们不要慌张,不要再去金融机构提现了,你们的钱不会一夜蒸发,政府会让你们的钱 “有来有回” 。美国财政部就同意担保大约 3.2 万亿美元的货币市场基金资产,来防止挤兑现象的发生。

除此以外,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还扩大了对消费者和企业账户的存款保险的覆盖范围。这一措施使得储户对资金安全性的信心大增。最后,联邦保险公司还推出了债务担保计划,同意对新的金融债务提供担保。这一举措使得金融机构获得了更稳定的资金。
3. 资本化战略
最后再来说说第三项举措——资本化战略。资本化战略就是依靠私营资本和国有资本,防止机构倒闭,消除金融系统的不确定性。首先,随着危机的爆发和损失的加剧,美国的政策制定者会督促金融机构,尽快募集私营资本来支撑自己的资金流。但是在雷曼兄弟倒闭之后,恐慌四起,危机加剧,美国财政部在国会的紧急授权下,将至关重要的国有资本注入银行系统,用国家的钱来支撑银行系统的运作。

除此以外,美国还推出了资产收购计划,利用额外的资金,投资了数百家小型银行。当时陷入危机的花旗集团和美国银行就分配到了 400 亿美元。最后,美国政府还提高了对银行的压力测试的透明度。压力测试是为了评估银行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来抵御金融风险。透明度的提高,有利于投资人做出可靠的损失预测,从而缓解恐慌,增加对银行的信心。

在这三项计划之外,美国还推出了一系列的货币政策和法律法规,来应对危机。

货币政策方面,美联储实行了量化宽松政策。量化宽松的意思是,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的债券,增加基础货币的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的流动性资金,从而鼓励消费和借贷,刺激经济复苏。

在财政政策方面,美国通过减轻税务来防止 GDP 的下滑,之后还颁布了一系列法案,比如《税收减免法案》《失业补偿法案》等等,进一步地刺激经济复苏。

三、下一场大火

最后,我们来看一看,要想预防下一次金融危机,美国面临了哪些挑战。

第一个挑战,就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对灾难的记忆往往是短暂的,一旦市场恢复了稳定,人们恢复了信心,过度自信和新一轮的不稳定又会悄悄到来。在危机爆发的时候,人们当然会觉得,加强监管是好事情。不过,危机一旦过去,人们又觉得这些干预是多余的。

第二个挑战,就是风险的转移。

作者用了一个形象的说法,风险就像是爱情,只要想发生,总会找到合适的办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的参与者会适应新的规则,将风险转移到监管更宽松的领域。举个例子,如果政府加强了对银行资质的审查,可能会导致更多的不良资本流入那些资本不足,又不必受政府监管的金融机构,这些机构既不受监管机构的管辖,也不受美联储安全网的保护,相当于管理的盲区。因此,下一场大火的着火点也许会在某个未知的角落悄悄滋生。这就对监管机构提出了挑战。监管机构需要足够灵活,酌情调整策略,以便在新的风险出现时及时实施监控。

第三个挑战,是政治对体制改革的阻碍。

在金融危机时,美国的两大党派——民主党和共和党会把意识形态的分歧放在一边,将国家从灾难中解救了出来。然而,当危机平息时,政治上的分裂依然是美国的一大问题,政治上的分裂会体现在国家管理的方法面面:经济、民生、教育等领域都会受到影响。而这一顽疾,必然会使得顶层的经济改革受到阻碍。

金融危机的爆发并非偶然,从危机的本质来看,经济平衡与协调发展比解决危机本身更具有价值。更需要反思的是,避免过度金融化和金融创新,将金融拉回到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角色上来看,注重本土化的货币与财税政策,坚持自主性和独立性,才能防止金融风险的爆发,维护市场与公众信心。修复市场和产业自救,最终依靠的不仅仅是短期的资金救援,而应更深层次修复经济治理模式、产业结构和调控政策。

background

提交商业计划书

查看 被投资公司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