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航天霍亮:从液态火箭到实现可回收,「深蓝航天」的长期主义|顺为系

2021-01-21  被投企业

本文转载自:36 氪浙江

记者:左键

在知乎上,有一个非常热门的帖子 “如何评价 SpaceX 的 2020 年?”,在下拉的回答中,其中一条便是 “火箭做好了,做什么都顺利。”

2020 年,SpaceX 载人龙飞船首次成功,拉开世界商业载人航天的时代巨幕;Starlink 审批通过 1.2 万颗低轨卫星任务,目前已完成约 1000 颗。 SpaceX 几乎凭一己之力,将商业航天置于高光之下。

在国内,一方面卫星互联网被纳入新基建,另一方面星网集团落地在上海的消息不胫而走,让资本对商业航天的期待再次增强。天眼查数据显示,2020 年中国商业航天领域新融资总额已超过 60 亿元,比 2019 年的 19 亿元,增长超 300% 。

在这些企业之中,深蓝航天是少有的,一年内进行 Pre-A 轮与 Pre-A+ 轮两轮融资的公司。

深蓝航天,成立于 2017 年,主营业务为商业航天运载火箭发射服务、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产品及相关技术的研发,制定了以商业液体运载火箭产品和发射服务为主线,运载火箭相关产品和服务为辅助的公司发展战略。

2021 年新年伊始,深蓝航天实施了 “星云-1” 液体运载火箭一子级煤油贮箱与箱间段联合静力试验。受试产品顺利通过了使用工况、设计工况考核,并完成了极限轴压破坏试验,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

这是继 2020 年 9 月,深蓝航天率先完成一子级液氧贮箱内压爆破试验后,取得的又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

至此,“星云-1” 液氧煤油运载火箭一子级的主要部段已全部完成设计生产并顺利通过静力试验考核,充分验证了各部段方案设计合理性、生产工艺可靠性,获取了完整的试验数据,为下一阶段 “星云-1” 全箭及后续 “星云” 系列各型火箭的设计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煤油贮箱与箱间段联合静力试验

低潮而入,高潮迭出

2014 年,国家政策性打开商业航天之口,出台《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为商业航天带来结构性机会,全产业链逐渐发展。

潜力巨大的蓝海市场,同样也意味着充满荆棘。在深蓝航天成立的 2017 年,国内商业航天发动机供应链状况迭出,从事卫星相关业务的民营企业不过三四十家,其中真正能制造火箭、卫星的企业不足十家,整个市场处于历史低潮期。

为什么会选择低潮涌入?

深蓝航天创始人霍亮认为,行业遇冷始终是暂时性问题。彼时,行业关注点还集中在固体运载火箭上,霍亮以自身多年的行业经验判断,液体火箭才是未来发展方向。所以即使供应链上出现问题,也不会影响行业的长远发展。

|深蓝航天创始人 霍亮

在公司刚成立的一年多时间里,深蓝航天专注于市场摸索和研判,直到 2018 年中后期,才真正开始火箭研发。

2020 年初,深蓝航天自行研制的 “雷霆-5” 液体火箭发动机进行了首次整机变推力长程试车,试验成功。 “雷霆-5” 从方案设计到整机试车仅仅用时 8 个月,这也让深蓝航天成为全国首家实现开式液氧煤油发动机整机试车并掌握针栓发动机技术的民营企业。

去年年底,深蓝航天 “星云-M” 液体回收 1 号试验箭发射合练成功,开始进入全箭回收试验阶段。今年,深蓝航天将按计划执行 “星云-M”1 号试验箭的静态点火测试和 “跳跃” 飞行。

|“星云-M” 液体回收 1 号试验箭合练

成果颇丰,前路亦需竭尽全力。

霍亮表示,深蓝航天一直在做的,始终是如何更高效、更低成本地实现火箭发射及回收,“商业航天,说到底是一笔高风险、高投入、长周期,同时高回报的买卖。”

商业航天,春天来了?

以下是 36 氪浙江与深蓝航天创始人霍亮采访实录:

技术:着力火箭回收,完全自主研发

Q:从 2018 年下半年至今,深蓝实际研发时间不过 2 年多一点。在这期间,我们都出了哪些成果呢?

A:先说发动机,2019 年,我们在西安组建了发动机队伍;2020 年年初,自行研制的 “雷霆-5” 液体火箭发动机进行了首次整机变推力长程试车,试验十分成功。同时,我们自建了火箭发动机冷态的试验设施和热试车台,并已经投入使用。

成本方面,我们依托长三角地区的社会化供应链体系,通过技术创新,在保证火箭飞行可靠的同时,大幅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

Q:深蓝的人才储备情况如何?

A:我们整个团队有约 70 余人,技术人员占到 85%  以上。在人才梯队搭建上,博士有 7 人,硕士近 30 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比超过 50% 。团队成员主要来自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中航工业等,在液体运载火箭、液体火箭发动机、先进航天飞行器研制方面拥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工程经验。 

Q:可以具体说说我们的发展重点吗?

A:主要还是液体运载火箭及其回收复用技术,即未来的太空运载工具。目前,火箭回收正处于历史转折阶段,回收不是目的,目的是将一次性火箭变成重复使用的太空运载工具。虽然距离国内首次发射火箭已过去 50  多年,但火箭的形态、基本构造、推进器等并未发生显著变化。

如何才能满足未来太空经济的商业需求以及探索、利用外太空的需求?火箭必须进行颠覆与变革,即大幅度减低成本、提高可靠性、提升运载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打开市场,实现太空资源的探索与利用。

Q:现在正处于哪一步?亟需突破的难关有哪些?

A:火箭研发阶段,我们自行研制的雷霆-20 发动机即将实现整机试车。亟需突破的难关主要还是在于火箭的回收方面的相关技术体系,这方面涉及到一些的工程和技术难点;目前国内已有成熟的经验较少,需要完全自主研发。 

Q:无论是开发液体火箭发动机,还是研制可回收火箭,本质上是为了降低成本吧?

A:没错,通过运载火箭将通往太空的入口做得越便宜,流量入口就能打得更开。这样所有的商业应用才能进来,形成真正太空经济的生态。

|星云-M 试验箭结构示意图

Q:对于应用场景,有拓展哪些计划?

A:目前阶段,深蓝还是专注于液体可回收运载火箭的设计、研发和生产制造,力争为客户提供可靠、廉价、便捷的发射服务。未来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发射服务能力的逐步建立,我们也会考虑将业务向产业链的上下游拓展、以及航天技术的转化应用。

市场:单年两笔融资,融资额逾亿元

Q:霍总已经讲了很多技术层面的东西了,那我们再来聊聊融资。从目前外部披露数据来看,深蓝航天已经完成了三笔融资。

A:是的,包括天使轮和 2020  年的 Pre-A 、 Pre-A+ 两场融资。

Q:去年这两笔融资主要用于什么?

A:2020 年完成的 Pre-A 轮融资,由中汇金集团领投,凯璞庭资本和嘉益基金跟投,资金主要用于核心研发团队建设,垂直回收技术验证以及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的深入测试。 Pre-A+ 轮融资资金,用途除了以上外,还将增加发动机测试能力的建设。 

Q:能一年内融两笔,对于一家初创企业来说也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

A:这和深蓝自身的发展,以及整个行业热度有很强关系。从国际形势来看,由于疫情影响,商业航天的整体经济环境不甚理想;但是国内市场却焕发出别样生机。首先,现在是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其次,国内越来越重视科技作为核心竞争力;此外,商业航天作为战略性蓝海产业正在显现其实力,前景广阔。

Q:虽然深蓝航天并未进入商业化运营阶段,计划未来将服务哪些客群?

A:意向客户主要还是新兴的民营卫星公司以及满足国家布局低轨卫星、微纳卫星的需求。

Q:2021 年正式拉开序幕,公司有怎样的计划?

A:2021 年,我们的主要围绕加快研发进度,争取早日实现雷霆-20 火箭发动机的整机试车和星云-1 运载火箭的入轨首飞在进行。具体到行动上,包括了发动机的进一步测试,以及实现星云-1 运载火箭的整箭装配和测试。

行业:三大关键词,环境、商业落地、技术壁垒

Q:古语有云 “天上一日,地下十年”,虽然讲的是神话传说,但套用在空天信息产业上,也同样能看出技术突飞猛进的意味。您身处行业之中,这几年来认为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A:变化最大的是大家对空天信息产业的关注度更高,对整体产业的认知也更强。随着大家对空天信息产业未来市场前景的持续看好,政府以及资本对空天信息产业企业的支持与投入也更广、更深。

我们已经进入空天信息时代,随着空天网络技术进步以及通讯、导航、遥感技术的融合发展,空天信息产业发展也迎来了重大机遇,同时,也给商业航天企业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可以说,整个空天信息产业都在全力地加速前行,像深蓝航天这样的火箭制造公司也在极力探索商业航天运输业的稳定性、成本的降维,以及作为信息化 “新基建” 的安全可靠性。

Q:对于已进入的领域,空天信息技术解决了哪些实质性的问题?

A:航天产业技术和产品广泛应用于通信、气象、导航定位、农业、林业、渔业、地矿和海洋探测、交通管理、灾害监测与预报、国防等领域,对国民经济和社会文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Q:与美国等国家相比,在商业上,我们和人家的差距在哪?

A:可以从环境、商业落地、技术壁垒三方面来说。

环境上,国外和国内国情不同,美国的商业航天至始至终是一个商业化行业,拥有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市场生态,包括保险责任赔付、采购模式、行业规则等。

其次,马斯克将火箭与卫星的成本拉低了一个数量级,使其成为 B 端甚至是 C 端用户都用得起的产品。中国也拥有航天领域的全类别技术,但是与马斯克相比较而言还是成本高,导致商业落地受到一定的限制。

再者,原先国内的航天技术主要用于国防工业体系建立上,民用的较少,“国家队” 与民营企业在技术上存在天然沟壑。不过国家目前已在政策上支持商业航天,展开 “破冰” 行动,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人才和技术涌入商业航天领域。

Q:您觉得未来 3-5 年空天信息产业的发展是怎样的?

A:随着国家互联网技术的逐步实施落地,未来 3-5 年国内的空天信息产业将迎来新一轮蓬勃发展的热潮。国内新兴的民营空天信息产业生态,将在促进这一产业发展的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扮演重要的角色。

background

提交商业计划书

查看 被投资公司

立即提交